從現在的歷史遺跡來看,十七世紀時已經有許多金門人橫渡大海到東亞各地建立海外據點。該如何看待這些跨洋謀生的移民,是臺師大教授江柏煒過去三十年研究的重點。
當他在菲律賓、新加坡、印尼聽到有人對他用閩南話說「我是金門人」,內心既驚訝又感動,經歷數代的時間,他們依然保有過去的文化。因此,如今臺灣如果要開啟南向發展,他認為金門是很重要的一把鑰匙。
而楊渡新書《澎湖灣的荷蘭船:十七世紀荷蘭人怎麼來到臺灣》,也從田野調查與歷史回溯,歸納了各路人馬的關係,重新建構了當時的全幅景象。
【EP35 澎湖灣的荷蘭船|背負家族的期待與責任跨海打拚!開枝散葉的海外華人從金門出發】
Apple Podcasts➡apple.co/3iEt8ZY
Spotify➡spoti.fi/3kX7GRo
SoundOn➡bit.ly/3njzt0p
Firstory➡bit.ly/39U1WG3
Google Podcasts➡ bit.ly/33JPLYZ
KKbox➡bit.ly/2GgDy4v
-
【大航海時代延伸閱讀】
《1624,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》
1624年,荷蘭在紐約建立一個貿易站,開啟了如今世界第一大都會紐約的歷史。這一年,世界的版圖已經改變。台灣的故事,才剛剛開始。
這是一個人,一群兄弟,一個大時代,兩種文明衝擊的故事。
|來去看看👉https://bit.ly/343Fx4E
(因應疫情,《澎湖灣的荷蘭船:十七世紀荷蘭人怎麼來到臺灣》延後至六月中上市)